3)第六百零八章换得东家种树书(二)_崇祯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起来。

  “袁老,你是三朝元老的老人了,可不可以说一说,当时的万历年间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  李定国把手中的卷宗放下。

  他已经不想看这些东西了,对他来说上面的饿记载,就是一种折磨。

  明明大明有广袤的土地,数不尽的人口和财富,偏偏大明的国库空虚,从上面的许多卷宗表明。

  当时的朝廷,是收不到多少商税的。

  而要想维持整个朝廷的开支,又不得不加税,收来收去,收的都是穷人的税收。

  用皇上的话说:穷人有几个铜板?收的多了,穷人更加活不下去,那样的朝廷就稳定了?

  看看现在,做一对比。

  不难发现,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

  商业不都是朝中大臣们赚钱的工具吗?

  若是这个缴税了,不就是大臣们亏本了?

  “没怎么回事,你只要知道,当时的朝堂上混蛋挺多就对了,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他们,一开始还是挺不错的。

  其中杨士奇首推训练士卒坚守边疆,并设置南京参赞机务大臣,分遣文武镇抚江西、湖广、河南、山东等地,并罢免侦事校尉。又请求减免租税,并慎刑牢狱,此外严格官员考核机制。

  杨荣历仕四朝,为人警敏通达,善于察言观色。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,谋而能断,老成持重,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,曾五次扈从出塞。

 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  就是诗不足称,作品中富贵福泽态明显,无论应制还是绘景,都场面宏丽。抒情也是高姿态,情不深意不切,大开门的话居多。

  杨溥朴实正直,廉洁好静,没有城府。个性恭敬谨慎,史称其“安贞履节,酿醴调羹”。”

  说到这里,袁可立似乎陷入了回忆当中。

  这些袁可立都是听别人说的,他出生的时候,这三人早就作古了。

  “该不会是别人吹捧的吧?我知道这种事在许多朝代都有。”

  李定国不是很相信,若是这三人这么厉害,怎么大明最后成了那副德行?

  想了想,李定国也不是很确定的接着道:“若是朕如此的话,刚刚袁老为何不对哈皇上说?”

  袁可立没好气的瞪了李定国一眼。

  “这些都是老夫听来的,真假谁还弄得清楚。”

  李定国没敢再问。

  刚刚袁可立说给他听的,不过是一些老生常谈。

  真实的情况则是,在三杨登上高位之后,武将们的权利,就受到了空前的削弱。

  永乐皇帝所贯彻的政策,即为了打倒忽必烈家族而扶持年轻的发展中的卫拉特势力,是在他死后才见效的。

  但明宣宗在文臣们的蛊惑之下,放弃战略机遇,休养生息,结果生息没有休养到位,反而兵备废驰。

  “自仁宗不勤远略,宣宗承之。”相反宣德时期的脱欢对明宣宗非常恭顺,瓦剌使臣可以在甘宁等处久住,习知大明虚实。

  导致洪熙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7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